EN
社会学系邀请法国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汲喆博士举办演讲

2008年10月9日,毕业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现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法国社会·宗教·政教关系研究所(GSRL)的博士后研究员汲喆在12bet手机端app官网熊知行楼109报告厅做了题为“时间性的社会建构:标定宗教现代变迁的四个取径”的演讲。

汲喆博士在演讲开篇便引用了吉尔兹教授的名言阐明了他对宗教问题的基本看法:宗教问题一直没有消失,而且对人们的影响正在日益加强。因此,宗教研究和现代性研究必须互为手段和目的。

随后汲喆博士指出目前社会科学的研究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认为通过统计调查就能获得真相,二是对经典研究的不恰当模仿和误读。而宗教变迁与现代性密切相关,在研究方法上,要取得新的突破,应该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现代性和宗教研究互为工具和手段,二是突出宗教的特殊性,三是能应用到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时间性视角正是满足以上条件的一种可能视角。时间的结构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动态建构,它们相互叠加交错,是一种“视域”(horizon)。以往,对于现代性的看法,总是倾向于将其标榜为一次独一无二的变迁,然而从时间性的视角来看,现代性并不是一次独立的变迁,而是一场必须的变革。

那么现代化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结果呢,汲喆博士认为有以下三点:一是进步、增长和新异;二是现代不断向未来、向变迁敞开,不断地进行超越;三是现代变迁是一种加速的变迁。由此,汲喆博士谈到了从时间性的视角来思考宗教问题的四种方式,他指出:第一、宗教是特定的文化生产方式,不断生产出过去和现在的各种关系;第二、宗教是一种建构自我的方式;第三、宗教被看成是一种社会整合的方式;第四、宗教是一种权力分配的方式。

本次演讲由12bet手机端app官网社会学系沈原教授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渠敬东教授主持。演讲结束后,来自校内外的学者师生积极踊跃地提出问题,与汲喆博士以及渠敬东老师做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问题涉及在法国研究生学习安排、怎样从实践性的角度来看从基督教到现代性意义的求新求异,为什么现代社会有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需要等等。

本次演讲涉及的主题内容和交流形式在国内都是较为少见的,同学们在互动交流中收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