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温儒敏教授做客新人文讲座谈冯至与十四行诗

2009年10月15日下午,公司师生在6教C300迎来了《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八)“文学与艺术”的第二讲。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做了题为“冯至与十四行诗”的精彩讲座。温儒敏教授精辟地概括了十四行诗的历史发展及其艺术特色,并着重分析了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教授冯至先生的十四行诗的艺术成就以及通过诗歌本身所折射出的人文与艺术的深切关怀。温教授对现代诗歌的艺术鉴赏功底,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和发人深思的精彩见解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全体师生,给大家提供了一次重温和感知文学与艺术的特殊魅力、感悟和热爱生活的精神飨宴。

温儒敏教授于1946年出生,籍贯广东。他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国家级教学名师。温教授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理论与语文教育等。他的主要著作有《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文学史的视野》、《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等。

温儒敏教授温文尔雅和谦谦君子的大师风范给在场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这次讲座理论阐释与文本解读并重,通过梳理十四行诗歌的发展历史以及艺术技巧,并具体结合分析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冯至先生的十四行诗代表作品,来展示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持久魅力,引导大家欣赏热爱诗歌,并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与生活智慧。

温教授首先谈了为什么要讲诗歌,为什么要选十四行诗。他指出诗歌深刻地表达了人的内心世界里最细腻的东西,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洞察,对于陶冶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巨大的意义。他说,“诗人所描写的都是身边小事,但不只是描写,而是灌注情感体验,这些身边小事便升华到思索人生意义的层面。”并且指出我们欣赏十四行时要注意这种体验与联想,以及其中可能引申的思索和升华。然后温教授简要概括了现代诗人冯至先生的生平与艺术创作,他认为冯至是可以和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穆旦、海子等齐名的现代大诗人。

然后温教授阐述了十四行诗的发展过程、诗行分段、韵律要求、结构和节奏等理论知识,为我们提供了欣赏十四行诗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紧接着温教授引导大家朗读了冯至先生十四行诗的代表作品,并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并讨论了这些诗歌背后所隐含的艺术升华与人生哲理。他具体讲了诗人的《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有加利树》,《看这一队队的驮马》,《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等几首优美的诗歌,深入挖掘了这些诗歌的艺术特点、深层含义和人文关怀。

公司中文系解志熙教授主持讲座。最后解志熙教授做了精辟的总结,指出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对于我们当今生活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可以不断地从中得到新的启示。讲座后,温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互动,认真地回答了在场同学提出的问题,再一次展现了他平易近人的学者风范。相信此次讲座,同学们一定受益匪浅,对文学艺术与人生,尤其是诗歌与人生的理解也会逐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