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5日下午,12bet手机端app官网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沙龙第108期在四教4404教室举行。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卡尔•米切姆(Carl Mitcham)教授、来自北德克萨斯大学的罗伯特•弗洛德曼(Robert Frodeman)教授和布里特•霍尔布鲁克(J. Britt Holbrook)博士做客沙龙,作题为“知识生产与使用的哲学 ”(Philosophy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Use) 学术报告。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曹南燕教授主持沙龙。
整场沙龙围绕着“知识生产和使用的哲学”这一问题展开。三位学者指出:这样一种哲学研究的新进路不同于当代科学哲学的主流,甚至在许多方面也超出了对知识的认识论分析的范围。科技与社会视野下的哲学将知识置身于社会与境,更关注知识使用对于社会、世界的好或不好的影响。弗洛德曼教授通过回顾十九世纪以来研究型大学的历史,论述了学院中的知识生产如何通过一种“契约”与社会分离开来获得某种“自治”的情况,以及学院知识的生产在整个二十世纪中表现出学科专业分划、自治性以及预设知识必定有益而追求无限知识的特点。但在二十一世纪,来自学科问题的日益复杂化、新信息技术对大学权威的挑战、预算的紧缩和人们对责任意识的重视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打破了分隔学术界和社会的“围墙”。大学由此面临着学科分划的现实与学科交叉的要求,学术自治的理想与社会责任的要求等诸多问题。这涉及一些深层的哲学理念,如:知识是否是可以由学科来划分的?知识的生产是否不需要任何限制?知识是非政治非道德的吗?三位学者多年合作的工作,倡导一种将知识的生产和使用结合起来,将学术与社会结合起来的理念;倡导一种去学科化的哲学,像古希腊时候四处与人对谈的苏格拉底那样,将哲学作为一种游走于各学科之间的实践,通过不断拷问知识生产与使用的目的、知识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知识对于世界有何种影响,使得哲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维护责任制时代学术知识的可持续发展。
三位学者还向大家宣介和传阅他们新近编辑并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交叉学科手册》。
问答环节中,三位学者与大家讨论了学科分划与学科交叉之间的张力,交叉学科发展的内外推动因素,交叉学科实践的灵活性的特点,场面十分热烈。
来自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约八十余位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