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下午,12bet手机端app官网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艺术人文”的第十讲在大礼堂举行。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作题为“漫谈《哈利波特》奇观”的演讲,从文化、历史、宗教、经济、科技等方面全面深刻的解析了《哈利波特》这个非常时尚的话题。公司肖鹰教授主持演讲,公司近千名员工刷卡听取讲座。
演讲中,戴锦华教授回顾了2011年《哈利波特》最后一部电影宣传之时铺天盖地的狂欢气氛,以及弥漫在这种快乐气氛中的怀旧和感伤,她将之归结为当代年轻人带着稚嫩的沧桑感而搭建起来的“童年祭坛”。
戴锦华教授高度评价J.K.罗琳的小说原著:它不仅开启了一场关于系列小说的工业革命,同时也创下了被连续改编成八部大制作电影的历史纪录。小说中的“英雄”情结虽然是常见手法,但罗琳的独到之处正在于为其增添了一幅人皆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典型的人物结构,包括英雄、英雄的帮手、施惠者和敌人等,塑造了古老英雄传奇的现代版本。另一高超的地方在于,英雄面对的不仅是战胜敌人的任务,他还需要战胜自己身体内部的邪恶力量。小说的主题是爱、宿命与抗争、友情、爱情与亲情。罗林使得伴随哈里波特成长的一代年轻人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迷失的时代中,感受到一个充满友情和亲情,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新奇世界。
戴锦华教授用精美的幻灯向同学们展示了《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拍摄场景。她辩证地评价道:相对于小说原作,这八部电影在改编方面可以说是乏善可陈,因为其商业对象就是小说的读者,所以“哈迷”读者们不允许电影违背原著,因此改编的电影鲜有突破和颠覆;但作为电影,它们又是十分成功的,因为它们将罗琳构造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魔法世界成功地搬上了荧幕。自然地,在长达十年期间,最大冒险之一就是演员的选择。主人公三人组从哈三开始就飞速“形变”,网络上批评为“小正太长成了残大叔”,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电影的失败之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却也是造成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演员和影迷们一起并行成长。
《哈利波特》成功的另一硬指标就是巨大的经济效益。原作者罗琳从一个靠救济生存的单身母亲变为如今的全球巨富之一,其身价超过英国女王;而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也变为全球最年轻的富翁,其身价超过了威廉王子。电影的丰富场景和后期制作,都建立在挥金如土之上。电影不光是艺术,也是工业,更是商业。
讲座的后半部分戴锦华教授对深入解读《哈利波特》的文化。《哈里波特》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好评,是全世界的家长最放心让自己的孩子阅读和观看的作品,唯一的反对意见来自教会。《哈利波特》小说曾经大大触怒了梵蒂冈,并成为了美国许多基督教会的禁书。原来,这本小说对于基督教徒来说是一场真实的临界战争。事实上,《哈利波特》中几乎没有任何宗教意味。基督教会的愤怒不仅来源于对于其宗教内容的缺乏,更来自于作品里关于撒旦及其符号的暧昧使用。如果试着去解读哈利波特额头上的闪电印痕,会发现它代表着弥尔顿《失乐园》中的撒旦,那是一个诱惑者同时也是考验者的形象,因此,哈利波特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英雄而已。而关于前基督教凯尔特文化的描述,以及穿插其中的巫师、巫术和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故事,也成为争议的缘由。哈利波特还承担着“The chosen one”的角色——在这一点上,和《黑客帝国》中尼尔的救世主角色不谋而合。哈利波特最终的从容赴死,高度升华了生命的意义。所有拒绝向死而生的自然规律、企图超越或凌驾于死亡的人注定是邪恶的化身。在围绕着生命与死亡的永恒的命题论述高潮中结束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