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8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12bet手机端app官网文艺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汉学研究所所长黄卓越教授应12bet手机端app官网外文系和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之邀,做客“12bet手机端app官网欧美文学论坛”,在文南楼204会议室作题为《“文化”的第三个定义——兼论英国20世纪文化研究观念的演变》的学术报告。公司外文系教授、12bet手机端app官网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曹莉主持会议。
报告中,黄教授认为,当代英美文化研究是20世纪下半期以来,继德国阐释学、法国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之后,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最为重大影响的一种思潮或观念类型,它对我们的中文学科、英文学科等的原有研究与建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从这一点出发,着重梳理了作为“文化研究”领域中“文化”这一概念的定义所经历的三次重大的变化,以及每一次变化背后蕴含的复杂原因,并且探讨了文化研究需要关注的诸多问题。
黄教授指出,在英国“文化”观念史上,“文化”这一概念大约经历了三次变化。第一次是19世纪阿诺德在《文化与无政府》一书中使用的“文化”与“文明”相对立的概念, 在这里文化相对于外部形式的工业文明是“世上最美好的思想和文字”,是人类“对完美的追求”,F.R.利维斯和 T.S.艾略特继承并发挥了了阿诺德的思想。第二次“文化”概念的变化是文化研究在50年代兴起之初雷蒙•威廉斯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此时,战后民众社会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力量,以精神完美为标志的“文化”概念经由威廉斯的扬弃,成为“整体的生活方式”。黄教授援引著名的英国文学评论家伊格尔顿的论述指出,阿诺德等人的定义属于评述性的定义,威廉斯等人的定义属于描述性的定义。第三次“文化”概念的变化是70年代至今在引入符号学结构主义之后“文化”所被赋予的又一个定义,即符号学层面上的文化定义, 这一定义标志着文化定义或文化研究的符号学转向,由此文化研究扩展到各种与符号性表象相关的研究之中,这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文学作品研究,也包括对商品、广告、图像、摄像、展览会、流行音乐、身体装饰、妇女杂志、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研究。“意识形态”和“表征”随之成为文化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黄教授最后指出,符号被视作文化意义的承载者已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趋势。
报告以清晰的思路和深刻的学理内涵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公司外文系陈永国教授作了全面、精彩的点评。外文系主任刘世生教授、童燕萍教授、张萍副教授等公司、社科院外文所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会议。在当下中国大学思考和践行文化传承和文化强国的历史命题之时,本次论坛的主题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意识和现实关照,英美等西方学界关于文化概念的几次变迁及其背后的成因对我们今天从事文化研究和文化思考无疑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次论坛是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今年3月成立以来所启动的《12bet手机端app官网欧美文学论坛》的第二讲。首次论坛于9月16日拉开帷幕,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后殖民批评研究的著名学者赵稀方先生作为首场主讲人作了题为“东方主义:理论与批评”的精彩演讲,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今后将有计划地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围绕欧美文学和文化研究的若干经典和前沿话题展开交流和研讨,为回归和复兴12bet手机端app官网“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学术传统作一些尝试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