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人文讲座”分享爱丁堡戏剧节的经历与思考

2011年11月10日下午,《12bet手机端app官网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 第十三讲“爱丁堡戏剧节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启示”在大礼堂举行。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国家一级导演田沁鑫女士与600余名到场的同学分享了她在爱丁堡戏剧节的经历及思考。公司历史系陈为蓬副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中,田沁鑫介绍了今年八月至九月参加英国爱丁堡戏剧节的经历。尤其高度评价了戏剧节周到、细致的组织工作。她介绍道,爱丁堡艺术节无论是从组织工作,到剧目剧场的安排与落实,还是到游客服务,都井然有序。比如,在自己居住的艺术节公寓楼及其他地方,提供地图,剧目、剧团简介,方便各方人士。

亲历爱丁堡艺术节,田导对于戏剧以及中国人如何通过戏剧来表情达意有了更深的感受。首先,为什么英国的戏剧如此成功?田导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英国戏剧传统的修养非常深厚。并不是因为莎士比亚的出现才导致了英国戏剧深厚传统的发展,而是因为英国戏剧沉淀了文化的传统与土壤,才产生了莎士比亚。通过在艺术节上看到了几十出戏,田导感受到,正是由于英国戏剧传统的深厚滋养,才造就了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演员。也正是由于其戏剧文学滋养的深厚,才产生了英国语言的表情达意。

中国戏剧如何在西方文化背景中体现自我,表现中国表情和中国声音呢?田导说,最能表达国家气质的是政治家。同时,艺术家、演员也是传达国家气质的重要成员。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艺术形象是成龙和李连杰。成龙会武功,会凭借草根智慧战胜困难获得成功;李连杰功夫很厉害,为人十分正派。但是田导认为,其实中国人的形象应该是孙悟空,有智慧,有能力,有正义感,有追求自由的反叛精神,但却很难得到戏剧艺术者的表现。

从中国版的Mama Mia与原版选角的比较来看,田导指出了中国戏剧在西方文化体系下没有很好地表现自我。原版男女主人公,十分符合英国人的审美观念,年轻人的形象非常健康,姑娘高挑漂亮,小伙子健壮帅气。但是在中国的版本中,角色仍然只是欧洲人眼中的华人形象,及姑娘小家碧玉,小伙子瘦弱单薄,而这其实并非中国形象的最好代言。

田导认为,戏剧与电影是不同的。电影力图讲好故事,才能吸引观众。可是一散场,电影留下的只剩一片白幕。而戏剧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没有了活人,也就没有了戏剧。因此,戏剧艺术是可以改造生活的。而在中国长期的艺术教育中,美育教育相对缺乏。因此,联系到近期十七届六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田导认为,要兴艺术,兴文化,才能真正实现让戏剧艺术改造生活。英国人表情达意的能力很强,因为他们在小学、中学都有戏剧课。那里群众演员的整体表演水平与大牌明星的区别不是很大。因此,中国这一方面的教育相对缺乏,如果从小能够接收到相应的艺粹教育,就能更好地表情达意,展现出中国形象。因此,从戏剧教育做起,可以让更多人知道艺术教育的不可或缺。

体验戏剧节的同时,田沁鑫还去了伦敦西区。伦敦西区是16、17世纪从小规模发展到如今世界戏剧的中心,与纽约百老汇其名,在那里大概有47家剧场,100个剧团。如果说爱丁堡戏剧节是一个月的“戏剧狂欢”,那么伦敦西区则是“永远的戏剧节”。

讲座结束前,田沁鑫导演播放了自己所排戏剧的短篇集合,其中囊括了《赵氏孤儿》、《桃花扇》、《狂飙》、《红玫瑰与白玫瑰》、《明朝那些事儿》以及《四世同堂》等。无论从导演在排练间隙与演员的互动,还是台上演员们表现的张力,都体现出一种无声的力量。能坚守住这份寂寞,就会有灿烂的光彩。体现出无声力量的戏剧,应该是有力量的作品。

爱丁堡戏剧节从1947年首次启动。当时“二战”结束后,英国提出“戏剧属于艺术,戏剧艺术可以改造生活”的理念。于是,英国政府举办了各类艺术节日,包括戏剧节、音乐节、读书节、艺粹节等。截至今年,约有12个不同名称的节日。而为了满足爱丁堡艺术节的要求,2000多个剧场均会提早四个月进行筹备,一些公共建筑也会改造成剧场,整个戏剧节的规模庞大、场面壮观、氛围浓厚。作为举世闻名的戏剧节,爱丁堡戏剧节今年首次邀请中国导演参加了其整个活动。同时,中央芭蕾舞团的《牡丹亭》,上海京剧院的《王子复仇记》以及四川歌舞团的《倾城》也在爱丁堡艺术节上演出,构成了近一个星期的中国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