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人文讲座”阐释中华文化与天人之学

2012年3月15日下午,“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一)“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讲在大礼堂举行。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西北大学原董事长张岂之教授为1000余名清华学子作题为“中华文化与天人之学”的精彩演讲。12bet手机端app官网人文社科学院历史系彭林教授主持讲座并进行了点评。

张岂之教授首先谈到文化定义的问题。在中国,自1919年以来,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文明所造成的生活方式”。但中国现在的国情与1919年相比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也应有符合国情的新定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张岂之教授认为,总体而言,这个新定义简练、准确、易记,能够鼓舞大家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 进一步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

接着,张岂之教授谈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包括天人之学、自强不息、以民为本、居安思危、道法自然、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等十二个基本元素。他指出,黄河、长江是中国的两条母亲河,由她们哺育出的两大体系的原创性文化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是天人之学产生的物质基础。原始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具体而言,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即儒家文化)的物质基础。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成为楚文化(即道家文化)的物质基础。西周时期敬天、孝祖、保民这三条原则的基本精神,一直保留到现在。儒家学说符合中国国情,把握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在今天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绕此次讲座主旨,张岂之教授着重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元素中的第一个,即天人之学。他重点讲解了兵家、老子和荀子对天人之学的理论贡献。兵家首先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老子哲学本体论可叫做“道”论。“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全书81章,直接谈及“道”的有77章。“道”字出现74次,运用形象、概念和推理方法,从不同层面阐述关于“道”的哲学。在老子看来,“道”乃是勉强提出的一个概念,而不是对世界本原的准确描述。人们可以认识“道”,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述“道”,但人们所认识到的内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并不是“道”本身。张岂之教授不赞成将中国文化简单归一为“天人合一”,他认为荀子提出的天有天的责任,人有人的使命,“天人相分”的理论,为中华文化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最后,张岂之教授讲解了中国古代天人之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异。他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命题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中国哲学的最高命题是“天人之学”。不论是中国的古代还是西方的古代,当时的哲学家们都认识到事物中包含着相互对立的方面。在中国,思想家们强调的是相反而相成,即一元的和谐论,虽然儒家和道家在“相反”与“相成”中哪一方面占主导问题上有异议,比如儒家强调刚强,主张自强不息,而道家则强调柔弱,主张以柔克刚,但最终他们都希望对立的两个方面能够“相成”、“合一”,落到一个“和谐”的“道”上去。然而西方古代有些哲学家则是二元对立的思维,强调差别、斗争的意义和作用。这从一个方面展示了中、西方文明存在着差异。中西方古代哲学基本面貌的差异比较,更能突出各自的学术特色,这不好说哪一个更好,因为人类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多样性,各有特色,互相补充、借鉴。只有通过加强对话与交流,使中西文化相互比较、相互补充,才能维护和推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张岂之教授希望今后有机会为同学们介绍中国优秀文化的其他理念。他表示,在12bet手机端app官网,所有的同学都应当关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文化自立自强、传承和创新方面将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