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陈来教授做客“新人文讲座”解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2012年4月5日,“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一)“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六讲在大礼堂举行。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12bet手机端app官网国学研究院经理陈来教授做客“12bet手机端app官网新人文讲座”,以“化解传统与现代的紧张”为题,从文化和历史反思的视角,为到场的近900名清华师生解读了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思潮和现代思潮的碰撞。公司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外文系曹莉教授主持讲座并进行了点评。

中国近代百年,是中国文化面对西方挑战,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一直是文人志士所关注和探索的话题,而两者的对立关系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显得尤为突出。陈教授以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潮为切入点,对新文化运动做出了深刻反思和评价。

陈来首先以西方近代的文化运动为引子,通过介绍西方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要义,指出文化运动的本质是文化批判和文艺复兴的交融,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变革的统一,并不是传统与现代的决裂。新文化运动是举世公认的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启蒙运动,对中国的近代社会和思想文化方面都带来了广泛的启发和深刻的震撼。陈来说,“当我们回顾这一伟大的文化运动,我们不仅要歌颂这一运动的伟大作用,也要以反思的态度,去批判和审视其中的文化斗争,去总结文化讨论的理论经验。”他主要从四个方面解读了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富强与文雅

在新文化运动中存在两种对立的文化导向:东洋文化爱好和平,以安息为本位,注重文化教养;与之相悖的西洋文化则崇尚战争,提倡法治和国家富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就曾把“爱和平、尚安息、雍容文雅”视为劣等民族的特征,这并不表示他对人类自古以来崇高的理想和价值的无知。新文化运动初期,把和平宽容的价值观当作文化的劣根性,是因为救亡图存的现实意识压倒了知识分子的文化判断。然而,从文化反思的角度上看,若只以富国强民作为衡量文化价值的终极标准,那么道德、宗教、和平与正义等人类崇高的文化价值观便显得毫无意义,反而会助长文化中狭隘的功利主义。

民主与科学

1917年后,新文化运动加入了更为理性的表达,那便是“德先生”和“赛先生”。比起初期较为偏激的思潮,“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的引入更具有积极的启蒙意义。但在这一时期,全盘的反传统思想也在继续发展。“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这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思潮之一。从文化观念上看,这一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提出的伦理革命的主张,以及以胡适为代表提出的文学革命的主张,都引入了科学和民主作为判断文化价值的根本标准,但文化遗产中包含有哲学、美学、伦理、文学等内容的价值成分是无法在科学与民主的典范下被承认的。所以,以科学民主来排斥其他文化价值观,把文化批判作为主要任务的思潮,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文化传承的发展。

激进与保守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革命派”与“保守派”,分别代表了功利主义与守成主义两种对立的思潮。与激进派完全集中于政治经济的功利的功效相比,文化守成主义者更注重文化自身的价值;与激进派要求的决裂式的变革相比,守成主义要求的是和传统继承相结合的温和改革。对于这两种思潮,陈教授指出,文化的价值不应依照其外在的效应来衡量,而应该依照其本身的价值意义来衡量。功利主义是人类历史的推进力之一,但功利主义有其适用的领域,比如经济领域。即使在经济领域里,除了受功利主义支配的种种经济行为以外,社会如果没有一种价值原则在主体上进行制约和调节,那么纯粹的功利主义在经济领域也会造成冲突、形成阻碍。在文化和科学的发展中,更要排除狭隘的功利主义,因为人文学科的特点是,有内在价值的不一定有工具价值,我们不能因为某文化成分缺少经济价值,而否认其在文学和美学上的价值,这也是守成主义所提倡的“审文明真价值所在”。

东西与古今

近代文明的变革可以说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冲突的表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是民族的差异,是时代的差异。近代崇尚科学化的欧洲民族,在历史上也曾经历过黑暗和蒙昧的时期,所谓东洋文明的要素在古代的西洋文明中都能找到。因此,一般所谓东洋文明和西洋文明的差异就是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差别。所谓东西差异,即古今差异。这一观点把中西文明的讨论提高了一个层次,与初期的思潮相比具有优越性。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西方文明中所贯穿的基督教价值观也是值得考虑的主要因素,西方文明中的伦理和价值观以宗教为载体传承,既有重进取、重科学、重竞争的一面,也有重保守、重宗教和重退让的一面,这两个方面构成了西方近代文明的整体,是一个连续的价值体系。因此,工具理性的发展虽是西洋近代文明的特色,但新文化运动中的功利主义者把这一特色当成了近代西洋文明的全貌,绝对的排斥价值理性的传统,无条件的单一的推崇工具理性。这种把传统和现代对立的观点,使我们对文明发展的继承性缺失了全面了解。

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思潮为例,通过上述四方面辨证地剖析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碰撞的各种问题,陈来强调:传统必须经过批判、调整才能被继承并转化为适应现代的文化要素。在全力实行制度改革、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尤其需要注意批判继承和创造转化传统的精神资源,消解传统与现代的不必要的紧张,以利于当代中国文化的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