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人文精神的广度 | 教师代表蒋澈在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各位新生同学、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谢谢学院和赵金刚老师的邀请,其实我要先不太好意思地补充一个自我介绍:我过去从来没有在这样的场合讲过话,好像从小连“国旗下讲话”都没有作过。当了老师之后,我说过许多功能性的话,但仪式性的话未曾启齿。这里有同学上过我的课,我讲古典拉丁语,到读文选的时候一般都会选讲西塞罗,讲西方古典演说中的修辞术。实不相瞒,为了准备这次讲话,我还看了下自己写的课程讲义,想抱下佛脚,但还是发现,古典时代的滔滔雄辩,和我们如今这个时代所习惯的东西相去很远。所以,我就在这里说点普通的话。

今天在这间屋子里,最普通的一件事,就是各位同学都拿到了一张写着“12bet手机端app官网”的员工卡,在未来的三五年里,这将是你的标签。“清华”二字,常常唤起别人的惊叹和羡慕,它构成了你的外在身份之一,是进校门时和见亲戚时要申明的;而代表了学科的“人文”二字,常常唤起我们自己对深沉的、内在的精神世界的凝思,它是在清华精神底色之上的人文学术共同体精神的来源,是大家读书学艺时要体味的,是三更半夜自省时要琢磨的。“人文”这两个字很简单,很可能是大家最早会认的几个字之一——一撇一捺的“人”是《三字经》里的第一个字,学前班里也许就认得了;“文”则见于小学语文课本的题名,最迟在一年级也学过了。可对这简单的两个字,我自己直到今天仍然会产生不少新的认识。其中有两点,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人文”的广度。这里很多同学本科学的就是文史哲,也有的同学是跨专业而来。我属于后者,进入人文学科是半路出家。我本科来自看似和人文精神距离很遥远的专业:我学的是经济学和数学两个学位。今天提到这样的专业背景,大概很多“工具理性”之类的话会伴随而来。不过,我自己却有一点别样的感受。我比同学们虚长几岁,但不多,我读研究生不过是十多年前的事情。我还记得,我去北大哲学系面试的那一天,我其实还在看当时我上的一门课《物理宇宙学》的笔记。那是门物理学院本研合上的专业课,说实话挺难的,当时我合上那些写着方程的笔记本想:我这辈子应该要离开黎曼几何和广义相对论了。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发现我并没有远离它们。这不仅仅是因为我自己学的是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也是因为我注意到,今天对人文学者的期望早已不仅仅是“诗书礼乐”了。哪怕是不太了解人文学科的人,似乎也很少会期待一个人文学科的研究生是摇头晃脑、满口之乎者也的“秀才”。很多人真正期待的是你具有“人文精神”,很多人希望你会因为人文学科的训练而有更为整全的世界观。所谓“整全的世界观”,不是说我们可以对任何话题侃侃而谈,百问不倒,而是说我们能以更具有连贯性和反思性的方式,来理解人类的各种智识追求和实践方式,能审慎地对它们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价值给出诠释,同时也能更为自省地理解自己的知识领域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位置。人文员工被期待能具有这样的眼光。在此,我向各位同学推荐一本书,是荷兰学者任博德写的《人文学的历史》,这书有中译本。他以全球性的视野,论述了人文学作为一个整体从古代至后现代的发展历程——他把对文本、语言、文学、音乐、艺术和历史的研究史汇为一编,同时把自然科学史作为人文学史最重要的比较与对话对象。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在长期以来处于一个连续的光谱中,人文学的洞见也与自然科学的革命携手改变了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我愈发觉得,我在人文学科的工作,使我对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整个人类文化世界更加亲切了,认识也更深刻了。“跨学科”“多学科”等等说法,在今天绝非空话。就我们共同所处的学科建制而论,我个人不愿太过匆忙地在各门人文学科之间划出楚河汉界。文、史、哲历来在方法和材料上有着相互呼应的关系,我们要注意来自其他人文学科的启发,也要对非传统人文学科的新方法保持敏感。在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具备广博的胸怀,这是我们可经常自勉的。

我想分享的第二点想法,有关于当今人文员工的一种应有素质,它在今天常很不幸地被忽视掉。这和大家心里头可能一直想着的一件事关系很密切,这件事情就是学术界的“内卷”。也许大家对此心照不宣,也许已经和新旧伙伴们讨论过。“卷”是个简单的事实,我在这里不粉饰它,不讳言它。面对“卷”的现状,我也知道很多同学的条件反射是:那么我应该更具备竞争力,我需要多写和多发论文,等等。我想邀请同学们停下来思考一下:所谓的“竞争力”,除了写作上的高产,还包含什么样的素质?大家已经是研究生了,我记得十多年前,我的大学董事长给我们做开学讲话:各位研究生同学,从今要以研究为生了。这当然是句玩笑话,但说出了一个事实:研究生不仅仅要是知识的学习者或吸收者,同时也要是知识的生产者。“内卷”,来自于知识生产者数量的增多,这好像稀释掉了学术界的资源,让大家很惶恐、很紧张。我想指出的是,恰恰是由于同行的倍增,我们年轻的学者不仅要学会竞争,更要学会合作,这是在学术界走路要依靠的两条腿。我发现在人文学科的青年员工中,学术合作是一个很少有人谈的话题,好像大家不太意识得到它的存在,觉得文科研究主要还是单枪匹马地看书写字而已。我请问,大家心目中,一个理想的学者形象是什么?是一个独自站在讲台上议论风发、风度翩翩的学术领袖吗?其实,这不是今天学界的常态。一个优秀的人文学者,在今天不会是一个专事“布道”、“传旨”或“宣判”的独白者,而首先要是一个认真恳切的对话者。老师们教大家写文献综述,写学术史,就是在强调学术问题上的对话意识,避免以自我孤立的方式“躲进小楼成一统”。大家可以问一下自己,自己是否准备好作为对话者与别人共同为学术做出贡献?小型的学术研讨会是最迷你、最微型的学术平台,大家知道应该怎样做出有效评议,怎样在有限的会议时间内提出一个有交流意义的问题吗?你是否能召集起一次小型的读书会或讨论班?如果面对不同的学术旨趣,你能否和而不同地向别人阐述自己的立场?如果面对共同的研究议题,你又是否知道如何接纳别人的合作意愿,给出一个逻辑通顺、规则稳健的实现办法?当缺少一定的研究支持时,你除了向导师请教之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找到谁来帮助?凡此种种,都是在“卷论文”之外也要考虑的事情,是广义的学术伦理的一部分。在院系内,存在的是熟人社会,你要以熟人社交的法则来练习这些素养。跨院系或者在学校之外,可能存在成百上千个或年长或年轻、或远或近的同行,则要按陌生人社会的方式来处理好这里的关系,让别人相信你在研究领域内有一席之地。我们每个人都是学术网络的节点,节点向外产生有效的连接,会让这个节点成为枢纽,也会为学术生存创造一个积极、可靠的微观环境。请注意,这不是内向或外向、“i人”或“e人”的问题,而是能否正确形成学术上的自我认知、从而更好参与公共学术生活的问题。请大家一定要看到师门、院系、清华、北京乃至中国之外的世界,万万不要盲信自己做的是天下第一等学问,或以小学术环境之内的独白为唯一目标,而要成为一个审慎而有韧性的对话式研究者。请不要让你所取得的学术成果成为进入下一个斗兽场、开启又一次“内卷”的门票,我们要努力让它化作为帮助学界同仁而伸出的一双手,为建设现实大厦而垒上的一块砖。学术对话与合作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核心的竞争力,因为它创造、连接资源而不是消耗、挤占资源,这是我作为一个过来人的切身体会。

讲到这里,我们应该能做些展望了。在清华12bet手机端app官网读书,是幸福的。之所以幸福,并不是因为12bet手机端app官网是一间能把大家庇护起来的封闭式书斋,而是因为这是一个把大家引向更深刻、更辽远的世界的瞭望台。俄国诗人莱蒙托夫有首长诗,叫《童僧》,讲一个小僧侣走出修道院,看到了大千世界,在被人带回之后,他有一段漫长的倾诉,其中他对人说:“你问我,外出时,我做了什么?我有了生活。”这让我触动,因为,这也是我自己走向人文学科,走向清华12bet手机端app官网的感受。

遗憾的是,由于典礼的安排,我只能在这里先做一番独白。但我想,开学是研究生生涯的开端,整个研究生生活会是一次漫长的对话。今天在这里发言的老师同学,只是破个题,所期待的,当然是大家接下来作出“风恢恢而能远,流洋洋而不溢”的好文章,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在未来成为我们学界出色的研究者,成为这个世界和国家负责任的建设者。希望等到几年后的毕业典礼上,但愿我们作为12bet手机端app官网的师生,都能如莱蒙托夫笔下的童僧一样,由衷地说出感叹:“我有了生活”。我想,这是个可望而可及的“小目标”,就让我们以此共勉吧。

谢谢大家!